从“网红”到“长红”,回归户外广告成为重要一环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0-08 15:23 回复:0 关注量:71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要实现短期增长变得十分容易,但要想聚焦长期主义,第一步就是回归到品牌本身,即品牌建设之上。


编辑丨户外广告内参


图片丨元气森林


近年来,新消费浪潮势如破竹。可以说,没什么行业比新消费冲刺更快,资本和人才的大量涌入,使得行业发展速度快,像元气森林、泡泡玛特、完美日记等新品牌得以迅速崛起,有的甚至已经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当前,赛道正式进入下半场。上半场追求爆款产品,下半场更聚焦长期增长。新消费品牌发展到现在,最大的难题不是从0到1。市场越来越细分,消费趋势的迭代也越来越快,先前单纯粗暴地打造爆款的做法,如今已经行不通。消费者有了太多的选择,企业必须要回归产品和品牌本身,并且要想消费者所想,更要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保持良好的互动。


01


纯流量逻辑失效,


新消费品牌进入下半场


从2016年到现在,“新消费”一直都是一个热词。


这些年,中国的“新消费”攻势极其猛烈,无数资本都涌向了“消费”这个传统却又新潮的赛道里来。据「新消费Daily」不完全统计,2021年1-6月中,新消费领域共有333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500亿,金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以化妆品行业为例,过去一年中行业投融资事件超过百起,融资频率一再提高,男士个护品牌理然成立一年,融资六次;溪木源两年完成七轮融资,C轮投后估值接近40亿元。可以说,整个新消费行业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而如此汹涌的浪潮背后带来的是一堆泡沫。


如今,进入下半场,新消费品牌的泡沫也该挤掉了。近日,一份消费品数据统计在业内流传,数据显示有近40%的新品牌出现了不同水平的下滑颓势。在“方便速食”和“坚果零食特产”两大品类里,不少品牌今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百分之三四十,有品牌二季度销量甚至直接腰斩。


不仅如此,今年八月份整体行业的融资金额大幅减少,已不足60亿元,仅为七月份的三分之一。同时,大手笔融资事件也呈现上升趋势,这似乎预示着资本手里的热钱,开始变得“冷”了。


另外一个方面,互联网的增长也大不如从前,流量红利见顶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QuestMobile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MAU(月活跃用户),尚且能达到10%的两位数增长。然而,到了最近3年,形式急转直下。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MAU整体增速直接暴跌80%,变为2%的超低速增长。网购用户增长也从2019年的16%,下滑至10%。



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速及占网民比例


可以见得,互联网的人口红利逐渐见顶,导致过去单纯靠流量的逻辑已不再奏效。即使是像抖音、快手等流量平台,其获客成本也一再攀升,辛巴曾在直播间称自己一场直播要花费2500万元购买流量,但一小时后观看人数却只有80万人。品牌依靠KOL、主播等营销推广,为保持高流量,依旧要投入大量的流量费用。


显然,在新消费时代的下半场,品牌们要从价格战、流量战的疯狂中彻底清醒过来。


02


回归品牌建设,


户外广告的投放成选择之一


“只有当流量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不可否认,流量的确给品牌,尤其是冠以网红头衔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并带来了短时间内的销量提升。但当流量退去时,网红品牌能留给消费者的记忆到底是什么?


网红品牌迭代的速度太快,而且当消费者的新鲜感退去,品牌马上就会面临受众的消费动力断层,迅速就会被下一个新网红品牌的流量淹没。并且当流量平台的营销套路越来越常规,消费者会逐渐对这些信息脱敏,品牌赚取流量的效果也会迅速衰退。最后当流量退去时,品牌也就很快地被淘汰掉。


因此,流量对于品牌来说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构建品牌力才是品牌的归宿。CTR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赵梅曾在演讲中表示:当很多产品都在去用流量带动爆款的时候,只会变成一个资本的竞争,而不是品牌之间的价值竞争,也并没有实现真正品牌价值的积累。品牌要想成为百年老店,则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持续不懈地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与符号的联系,通过产品和服务占据消费者心智,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上的紧密关系。


而户外广告在建立消费者与品牌的信赖度上,一直都是广告主必不可少的选择之一,消费者对于投放户外广告的品牌更为信任。并且户外广告能够助力品牌建立口碑、提升形象,其独有的场景优势,更是能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到品牌,搭建起消费者与品牌的良好互动,从而加深两者的情感联系。


2021年,甄稀冰淇淋进行了“100%甄选生牛乳,只为更纯正”的品牌升级,为了将这一品牌理念更深入人心,在3月份正值品牌官宣代言人李现一周年之际,联动线上线下,通过打造事件+话题+场景+互动,将产品借势明星的影响力实现真正“出圈”。其中选择线下投放地铁广告,搭建互动场景激发消费者和粉丝参与打卡活动,并以沉浸式场景体验强化消费者记忆,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同时也强化了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好感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