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华反光:国内反光材料优等生,稳扎稳打缺乏想象空间
独立客观第三方研究,为您筛选优质上市公司
证券代码:301077 综合评级:BBB
一、主营业务 评分:65
1、业务分析:公司主营业务为反光材料以及基于反光材料制作的反光产品,上游以化工原料为主,下游客户以服装、箱包、车辆安全防护等公司为主,主要是用于反光、安全、视觉效果增强等,近两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整体向下,但是公司边际成本下降更快,毛利率整体保持上升态势;
2、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反光材料及反光产品行业竞争比较充分,大多规模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国际巨头3M仍然主导全球高端市场,国内上市公司同行包括苏大维格、水晶光电、道明光学,其中苏大维格、水晶光电的反光材料产品主要是反光膜,主要应用于道路安全防护和车辆安全防护领域;而公司反光材料产品全部为反光布,主要应用于安全防护领域和消费市场。由于反光膜与反光布在生产工艺、下游应用和客户构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反光膜的毛利率总体高于反光布,因此,产品结构的差异使得上述两家企业反光材料业务的整体毛利率高于本公司。但从整个反光材料行业看,公司销售规模位于行业第二,在反光布细分产品市场位于行业第一。
3、行业发展前景:反光材料整个市场规模整体不大,国内市场容量约为百亿,整体呈现低速稳增长的趋势,目前国内主要用在特种行业的防护服,未来随着产品在校服、炫彩箱包服装等领域的逐步延伸,预计行业仍有一定的成长空间,但是反光材料毕竟是基于安全防护或者效果增强的作用,更多是锦上添花,行业总体容量不会大,也难以迅速增长;
4、公司业绩增长逻辑:(1)全球经济复苏;(2)反光材料应用领域逐步延伸;(3)产能扩大;
文中方框内文字均为正文的数据补充,可作略读
·简介:成立日期:2003年;办公所在地:浙江杭州
·业务占比:反光材料82.82%(毛利率%)、反光服饰11.64%(毛利率%)、其他反光制品5.54%(毛利率%);出口占比:15.47%;
·产品及用途:
1、反光材料:根据基材和功能可分为化纤反光布、涤棉反光布、反光热贴、阻燃反光布、弹力反光布等;根据反光强度及效果,可以分为普亮、高亮、亮银、花式和炫彩等;
2、反光制品:各种反光服饰、反光织带、包边条、反光晶格带等。
·销售模式:直接客户占比68.13%,贸易商客户占比31.87%;
·上下游:上游采购玻璃微珠、基布、胶粘剂原料(乙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化工材料),下游应用至职业安全防护、个人安全防护、休闲服饰、功能性面料、运动用品、户外用品、箱包、鞋类等等领域;
·主要客户:前五大客户占比13.68%,广东优光反光材料4.84%、广州夜安反光材料4.14%、PORTWEST Ltd 1.9%、BUNZL PLC 1.44%、宁波翔宏工贸 1.36%,其他客户包括:Portwest、YKK、Radians等全球知名的职工工装品牌商、防护用品品牌商以及服装、鞋帽等;
·行业地位:国内反光材料行业前三;
·竞争对手:道明光学、苏大维格、水晶光电、夜光明、领航科技、3M、美国瑞飞/德国ORAFOL、美国艾利·丹尼森、日本恩希爱等;
·行业核心竞争力:1、产品性能指标;2、规模与成本优势;3、客户忠诚度;
·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需求稳定增长:2019 年全球反光材料市场规模为46.7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的28.12%,达到13.13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全球反光材料市场规模将保持每年约6.4%的复合增长率,至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63.50亿美元;2、交通运输建设对反光材料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公路、城市道路标志标牌是反光材料在计划专用市场中第一大应用领域,也是使用量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存在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3、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大众安全意识的提高,反光布的应用场景逐步向个人防护领域延伸,如中小学生校服、运动服饰、户外用品等,越来越多的服饰、箱包、鞋帽企业在设计产品时采用带有反光特性的面料为产品增加时尚属性,适应了消费升级需求,也极大地拓展了反光布的应用领域;
·影响公司利润核心要素:1、GDP增长速度;2、竞争环境;3、产品价格波动;
二、公司治理 评分:70
1、大股东持股及股权质押、高管激励:大股东夫妻二人控股56.77%,持股比例较高,公司高管年薪年薪约70万,间接持股超2%,整体激励较为合适;
2、员工构成:以生产人员为主,精细化工属于资产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人均创收超80万元,人均净利润近13万元,在精细化工领域属于较高水平;
3、机构持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以个人股东为主,未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
·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44%;股权质押率:0%
·管理层年龄:45岁,高管及员工持股:通过杭州杰创间接持股约2.2%
·员工总数:760人:技术90,生产539,销售64;大专学历以上:177;
·人均产出:2020年人均营收:81.9万元;人均净利润:12.9万元;
·融资分红:2021年上市,累计融资(1次):9.2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