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权威广告营销行业咨询机构Campaign Brief Asia联合CNPP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2022年中国广告公司50强”榜单,并再度引发业内极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
每年如期公布的榜单,之所以依然能够引起业界关注,原因有二:
第一,广告行业是互联网大行业营收的极大贡献者。从蓝色光标、奥美这些广告巨头的营收现状就可以看出,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份晴雨表,广告市场的好坏反映出资本对当前市场的态度;
第二,由于疫情反复、部分行业受监管等因素影响,广告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发展趋势,大部分广告公司收入增速放缓,行情整体低迷。
总之在一定程度上,榜单是衡量广告行业经济潜力的关键指标。
该榜单基于中国品牌研究中心数据库,筛选出2632家广告传媒和广告营销公司,依托品牌研究中心大数据评估模型计算赋值,综合年度总营收、品牌价值、实战创新力和公司规模、代表案例、行业口碑等多项指标,对中国市场的广告公司进行综合评估,并就榜单作解读分析。它的公布,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告行业的资本布局产生作用。
据统计,本年度中国广告公司50强的总营收达到640.56亿元,较去年增加8.58亿元,涨幅仅为1.3%。其中,蓝色光标(67.1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价值广告公司。排名前十包括奥美(12.65亿元)、李奥贝纳(10.48亿元)、索象中国(6.32亿元)、阳狮(13.02亿元)、分众传媒(148.36亿元)、北京电通(7.36亿元)、麦肯·光明(10.03亿元)、华扬联众(43.02亿元)、天联广告(6.21亿元)。
1、广告产业链全景梳理及生态图谱
我国广告产业链环节中,上游主要是广告需求方、广告主,提出宣传、营销需求;而处于行业下游的接收方(媒体渠道),则是面向消费者群体、企业、单位机构等。
产业链中游为广告设计制作企业和投放平台组成。广告设计制作企业主要代表有蓝色光标、奥美、索象,负责广告的策划、制作和互联网营销宣传等;投放平台涉及商业广场的提供方、楼宇电梯的地产和物业以及互联网线上媒体等,主要由分众传媒、通众传媒等企业组成。
榜单认为,中国广告产业下游接收方对于互联网广告营销信任度较高,微博、抖音等广告模式与电视投放类较传统的广告营销模式相比,更易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从整体产业环境看,反馈及时且准确的短视频、直播种草等能把握消费者互联网消费习惯,据此投放数字化广告,更易产生较优收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