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的汽车业务营收将有极大突破。”2022年8月31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时代电气”)副总经理余康告诉《》,去年,中车时代电气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的业务营收刚过4.5亿元,而2020年仅有1.8亿元。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600万辆,中国占比超50%。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22万辆,同比增长66.3%;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15%,市场渗透率达21.6%。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离不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除了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又一核心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主要由驱动电机总成、电机控制器总成和传动总成组成。而驱动电机的主要功能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是电动汽车车辆行驶中的主要执行结构,即电动汽车的“发动机”。
2014年,中国中车(601766)集团(下称“中国中车”)启动了新能源乘用车电驱产业的市场化进程。2019年以来,株洲、无锡生产基地相继建成投产,目前已建成40万台套年产能,销售收入连年攀升。截至目前,中车电驱产品已累计交付超过20万台套。
中车时代电气作为中国中车旗下股份制企业,也是唯一一家为新能源汽车供应电驱系统的央企。据第三方权威机构NE时代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车时代电气的电驱系统行业排名多次进入国内TOP5。在最新发布的2022年7月TOP10电驱排名中,中车时代电气更以17,148套系统装机量高居行业第四名,市场份额达到6%,同比实现超500%的增长。更让人关注的是,前十榜单中自主独立供应商仅有中车时代电气一家。而且,中车时代电气的驱动电机装机量和电机控制器装机量均位于各排名前十。
中车时代电气从高铁突进新能源汽车赛道,可谓降维布局。
突进新能源
2022年8月12日,中国中车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汽”)约定共同出资设立一汽中车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中车电驱”)。
中国中车与中国一汽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0年开展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2010年8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刚出炉,这份旨在指导2011-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中就披露,中央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8月18日,包括中国一汽、中国中车在内的16家央企组成了我国首个全部由央企组成的“国家队”联盟——“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其“队员”从整车制造到电池以及充电站基础配套设施,覆盖了电动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电驱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21年前,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为契机,中车时代电气的前身及母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株洲所”)在2002年便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电驱项目组。
至此,中车时代电气开始尝试将积累了数十载的轨道交通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了专攻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中车时代电气汽车事业部在2014年底成立。
2016年,中国中车与中国一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直至2019年,首款新能源电驱正式量产(奔腾X40EV)。
截至2022年,中国中车为一汽新能源车型(红旗EQM5、红旗EHS3、奔腾X40EV、奔腾E01、奔腾NAT等6款车型)供应电驱系统突破5万套,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
基于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及中车电驱产品在一汽新能源汽车上的稳定表现,2019年,中国一汽提出希望与中车电气时代成立合资公司。
为了就近配套核心零部件,保障供应链安全并降低运输成本,中国一汽希望合资公司能设立在长春,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