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有没有主题?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品牌”。
品牌是所有广告工作的核心,是广告公司和客户,广告和消费者,以及各种类型的市场营销、传播公司之间的主旋律。围绕客户品牌表现的起伏跌宕,不同行业新老品牌的替代更新,我们过去30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广告历程。
第一次听说品牌,是在宝洁管训生的招聘会上。“品牌经理”这个职务,被品牌经理出身、广州宝洁第一任总经理韩世德(音译),说得绘声绘色。深入具体工作的数年间,从这家跨国企业的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体会到了品牌影响力。
最生动的一课,是生产经理组织的一次公开课。他为了介绍全公司各部门的协作关系,画了一辆货车,指着司机位置说这就是品牌经理,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发现前面是悬崖,但是品牌经理要求我们加油全速前进,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积极响应他。
很多人说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成功,是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企业管理,就我亲身经历而言,对品牌的重视、全员养成的品牌工作习惯,是行之有效的成功管理之道。海飞丝当年以蜂花洗发水7倍的价格入市,难度现在想来都很大。宝洁公司当时的信心,是相信这个畅销全球的品牌也会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哪怕当时还没有一个消费者听说过它。
宝洁的成功告诉我们,品牌不仅是打广告、做营销,品牌不单是市场部的事,而是一种良好的、全员参与的内部管理语言和工作习惯。我在市场部负责广告,却能感受到公司各个岗位对品牌的用心,品牌就是中心,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着力点。
从最基础的品牌手册(也就是行业常说的品牌圣经)培训入手,参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开展国外广告在国内的消费者调研,进行上市推广的全面规划等等。一点一滴,看到美国销量第一的口腔护理品牌,如何在中国从0起步,不断成长。
高露洁在世界各地的成功和不断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始终有一个长期陪伴的广告公司伙伴。这种如影随形的成功合作伙伴关系,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更是广告公司生存之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国内品牌的蓬勃发展,外资广告公司开始将更多精力转移到国内品牌的打造上来,力图寻找在中国的长期服务、合作伙伴。我们团队也开始孜孜不倦地向各界介绍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品牌。念念不忘终有回响,让人振奋的是,国内优秀企业在管理水平上不断进步,向国际看齐,对品牌渴望也与日俱增。
我们开始大展拳脚,投入国内品牌的崛起,从战略入手,配合长期紧密合作和服务,见证了美的Midea打造独居魅力的品牌形象,从小家电转型空调等大家电,度过价格混战危机;中兴ZTE率先进入手机市场,以谦虚、博大的胸怀学习营销,研究品牌,成就国内外庞大手机市场;金龙鱼食用油,从同质化市场中走出健康之路,以卓越品质成为最受欢迎的米面油大品牌;平安银行目光远大,全面创新,坚持走个人消费路线,从深圳起步经过10年奋斗成为全国一流银行网络。
从海外优秀品牌在中国的实践,到国内品牌在国内的崛起,我们的品牌步伐从未停留。协助中国品牌走向国际,是所有广告人的梦想。参与华为的海底电缆事业、基站业务海外拓展、ICT事业群组建和发展、整体品牌全球规划和推广,协助南航国际航线打造、全球品牌形象升级、A380和787投入市场、广州枢纽全球形象推广,以及中航国际在非洲建设国际一流综合体等等。我们见识到中国实力在世界舞台的风采,也实践了中国品牌以独有魅力征服世界消费者的心路之旅。
作为工作努力的成果,世界500强越来越多出现中国品牌的身影,我们深度服务的品牌很多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是职业的荣誉,也是和客户一同建设品牌的辉煌成果。
品牌之路也有遗憾。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变幻的媒体、销售环境,让战术的重要性暂时超越了战略;Z世代新人群的进入,让新消费时髦的话题掩盖了企业对品牌价值的深入思考;由于对品牌的一知半解,或者出于哗众取宠,相当一段时间,品牌成为少数业内人士嘲笑的对象。“品效合一”这本不需要讨论的一个简单事实,居然可以成为热点话题,可见专业探索有多坎坷。
可喜的是品牌并没有从此迷失。近一两年来,随着各方面实践的深入,品牌开始回归。这一点,不仅广告业界各方人士,就是知名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也都不断发声强调品牌战略重要性。曾经天天流量做标题的公众号,现在也言必品牌了。拥有战略定力是重要的,品牌的坚持就属于企业应该拥有的核心战略定力之一。
特别是我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当下,作为企业更应该纠正对品牌的种种误解,利用艰苦的时机补强品牌基础工作,为企业发展带来一次质变,转危为机。这如同寒冬中退去叶子的大树,其实从未停止过内在的生长一样。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16国家品牌日的确立让品牌高调进入了全社会的视野,这是过去三十年品牌工作中激动人心的一刻。从学习到实践再到推广、普及,一切都还是开始的阶段,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做品牌不晚,还有时间,当然如果能早行动,就能早受益的。
品牌不仅是广告行业的核心主题,更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认清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从过去30年的品牌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树立一个品牌强企、品牌强国的梦想,在未来努力实践,早日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