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混凝土科技奖】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装饰性建筑部品应用研究

   2023-01-16 腾讯新闻1050
导读

2021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混凝土科学技术奖•技术革新类项目展示2021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混凝土科学技术奖工作于2021年5月启动,至12月圆满完成。报名期间共收到有效申报项目44项。经过专家评审委

 

2021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混凝土科学技术奖•技术革新类

项目展示

2021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混凝土科学技术奖工作于2021年5月启动,至12月圆满完成。报名期间共收到有效申报项目44项。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初评及终评,共计33个项目获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4项,其中“科技进步类”16项、“技术发明类”1项、“技术革新类”16项。

三等奖项目

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装饰性建筑部品应用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于健、黄海、刘道学、彭建伟、耿天宝

项目概况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以计算机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粉末状金属、陶瓷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通过逐层堆积黏结的方式来制造物体的技术。而3D打印混凝土技术是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于混凝土施工的新技术,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打印过程中,无需传统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支模过程,是一种最新的混凝土无模成型技术,同时3D打印机械在计算机软件的控制下,使用具有高度可控制挤压性的水泥基浆体材料,可以快速打印梁板柱等构件、精确定位面板和孔洞,可实现超复杂大尺寸建筑构件的三维快速制设计制作。

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采用3D打印这一创新的制造工艺为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带来诸多优势:(1)突破传统建筑技术的限制,设计打印结构更独特的建筑;(2)可以极大提高制作复杂结构时的速率,并降低难度;(3)可以设计特殊的功能结构以满足声学、热学等方面的要求;(4)更加绿色环保,可降低物耗、能耗,减少建筑业对环境、噪声污染;(5)不需要使用模板,缩短工期,节约人工,节约成本。由于以上优势,3D打印混凝土技术将成为混凝土发展历程上一次重大的转折点,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本研究课题计划根据依托项目的通用和专用装饰性建筑部品的力学、耐久性能和外观尺寸造型等要求,针对性地对打印材料、打印设备及控制系统展开深入研究,对装饰性建筑部品的3D打印电子模型设计和三维转化方案、打印原材料的改进和性能评价测试、机械设备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等三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终利用3D打印建造技术建造出满足要求的装饰性建筑部品。在依托项目上成功应用,形成了3D打印装饰性建筑部品的产业化,该项研究成果总结出来的方法原理可为后期利用3D打印建造技术建造传统建筑物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推动3D打印建造技术在建筑行业领域的推广。

主要创新点

(1)揭示3D打印混凝土微观结构的构筑速率机理,深入分析触变剂、CSH凝胶、砂灰比、凹凸棒石等核心要素,为3D打印混凝土可打印性的调控建立理论基础。

(2)基于性能设计,研制了一种3D打印建造专用水泥基复合材料,具备以下特性:高微结构构筑速率、微结构构筑速率与打印间隔时间匹配性好、可工作时间可控(30-75min)、高触变性、可泵送、挤出性好、无开裂、尺寸稳定性好。

(3)开发了一种评价3D打印混凝土建造性(承载力及形变量)的装置:通过在3D打印混凝土试样上部加载,读取压力传感平台的加载数值和位移刻度盘的数值,得到所测3D打印混凝土的承载力与厚度、宽度的形变量。

(4)研制出3D混凝土打印机及连续供料成套装备,具备连续供料、搅拌、泵送和打印功能,包括有搅拌螺旋挤出机、连续式制浆机、螺旋泵送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传统3D打印建筑构件效率较低的技术难题;

(5)形成装饰性部品3D打印“钢混协同”工艺工法,融合3D打印混凝土的成型方式和钢筋体系制作施工工艺。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guanggaoj.com/news/show-253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37800832@qq.com。
 

重庆新长图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8989号-3公网安备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4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