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城市的人们来说,地铁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公共交通。交通设施的完善和地铁客运量不断增长,意味着地铁广告有了更大的创意空间与发展前景,是许多企业投放广告的必选渠道。
在上海地铁,超过 800 公里的运营里程及超过 1100 万日均客流使得其成为位居世界首列规模的地铁网络。基于德高集团成熟的户外广告媒体运营经验,德高申通作为上海地铁媒体的开发和运营商,不断提升地铁广告业务运营的水平,以专业的媒体开发、运营、创新和创意能力,为客户打造高效的品牌传播和产品推广平台。
近日,今日广告来到德高申通,聆听市场部销售拓展经理许思迪讲述德高申通为贴合时代发展做出的行动以及对 AI 绘画的看法与展望。
——
推动差异化竞争,线上线下相结合
广告的创意不仅局限于文字和画面的形式,也可以与人们的生活认知产生共鸣,从而连接到品牌提供的服务以及功能的体现。
这也是德高申通大力推动差异竞争的原因,他们积极将创意和技术的运用到广告当中。为追求新技术的运用,德高申通在 2013 年时已经开始使用 AR 技术,例如在地铁站内搭建了游戏魔兽世界的相关场景。
" 地铁应该有一个大体积的呈现,可以运用大量的艺术装置融入广告当中,使视觉的美观程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自发展以来一直呈指数级更新,地铁广告创意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多元的革新。
地铁广告通常以搭建形式出现,常见的有橱窗或是体验式电子屏。互联网发展起来后,首先地铁广告从定义上就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从搭建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整合式传播政策。
运用端方面,以地铁为空间和受众形成高频的创意触达,同时围绕创意在线上进一步广泛布局品牌活动。
技术端方面,则离不开系统开发。其实地铁站的大屏海报在从前需要人力用 U 盘逐个更新,如今通过系统化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广告投放的效率。
互通体验为主线,助力现象级案例诞生
相比电影或其他知识分享的形式,广告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处于弱势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大众可能对商业广告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抗拒性。德高申通在一次针对地铁广告的线下调研中发现大家对地铁中的 BOSS 直聘的广告具有较深的印象和记忆。分析后得知,其文案内容十分贴合上班族的内心,类似的文案能够触达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情绪,便自然吸引了这类人群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