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公益之光 共筑华章”的2023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将于11月1日至3日举行。大会旨在打造公益广告的政策发布平台、工作推进平台、成果展示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国际交流传播平台。
活动前夕,中国搜索专访了国际广告协会全球副主席、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他就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和长效机制进行了解读,并展望了新技术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前景和中国公益广告“出海”之路。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国际广告协会全球副主席张国华接受中国搜索专访 宋家儒 摄
谈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重视以小博大的效果
张国华表示,公益广告传播并弘扬了爱、善、美等美好品质,更能表达国家情怀。“好的公益广告,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对公益事业的推动作用可能会超过一个电影、一部长篇小说、一场报告。”他说。
张国华呼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公益广告给予更高的重视,使公益广告能达到以小博大的正面效果。
谈公益广告长效机制:各方还需同心合力
此前,张国华曾在多个场合呼吁建立健全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科学机制,并提议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在此次采访中他表示,针对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落实上仍需完善。下一步,在公益广告事业上,各方还得同心合力,真正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谈AI在公益广告的应用前景:会成为非常好的帮手
展望新技术在公益广告领域的应用前景时,张国华说,AI作为一个工具,目前更侧重于用在商业广告的文案、画面和创意上。而把它用在公益广告上,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
张国华表示,与传统的公益广告相比,AI技术赋能制作的公益广告能够实现一些以前无法实现的创意和想法。“只要你的问题提得好,构架设计得好,只要你对AI技术学习到位,它可能会做出一些超出预料的广告和文案表达。”他说。
谈公益广告“出海”之路:要有温度,要会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