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科技公司在推出AI大模型后,都提出要用它将自家业务“重做一遍”。而2023财报,就是对它们改造程度的一个阶段性检验。
3月20日盘后,腾讯控股(下称“腾讯”)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腾讯去年营收6090亿元,同比增长10%,约2931亿元的毛利润,同比增长23%。其中,去年Q4其50%的毛利率,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
与其它科技公司类似,广告和云是腾讯目前被AI大模型改造最明显的两个业务,但对在游戏、视频、在线办公等多个赛道均有布局的腾讯来说,AI大模型的改造空间远不止于此。3月21日,腾讯在港股收于291.2港元,微涨0.83%,总市值2.75万亿港元,依然位居港股市值第一。
AI短期收益看广告
腾讯在去年深度参与了国内的“百模大战”。据记者了解,继去年6月宣布打造行业模型商店后,去年9月腾讯在其2023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混元大模型。相较发布时参数还在千亿级别,新出炉的2023年财报显示混元大模型已扩展为万亿参数规模。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腾讯已经将AI技术包括混元大模型应用在旗下越来越多的业务中,例如游戏、视频以及SaaS办公应用等等,这其中,网络广告业务的变化最为明显。
财报显示,腾讯网络广告业务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23%至1015亿元,占据腾讯总营收的近17%。而具体到去年Q4,其网络广告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但在整个腾讯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19%。毛利的变化更为明显,去年腾讯网络广告业务毛利同比增长47%至513亿元,毛利率提升9个百分点至51%。
腾讯2023年财报还显示,去年Q4除汽车外,其所有主要类别的广告收入均有所增加,其中互联网服务、医疗保健和消费品类别的收入显著增长。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3月20日晚间的电话会议中也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为腾讯现有业务带来可观的收入收益,而就短期收益而言,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集中在广告方面。他认为,人工智能广告技术平台有助于实现更准确的广告定位、更高的广告点击率,从而加快广告收入增长率。他当晚还算了一笔账,如果将腾讯广告业务的规模想象成每年1000亿元,假如能有10%的增长,那就有100亿元,而且大部分都是利润。
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 Michelle)在上述电话会议中也提到,“当我们考虑AI的经济利益在哪时,那就是广告点击率,因此首先是广告收入,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业务流量。”他同时认为,刘炽平上文提及的10%的增长率只是下限。
改造云业务不易
云是另一个深受AI技术影响的战场。腾讯高层在3月20日当晚的电话会议中也表示,腾讯还看到了向腾讯云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早期商机。
2023年财报显示,包括云业务在内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去年收入同比增长15% 至2038亿元,约占据腾讯总收入1/3。这一业务当期的毛利则同比增长38%至806亿元,毛利率提升7个百分点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