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脸书败退苹果崛起,2022 互联网广告开始「变天」

   2022-02-25 极客公园97300
导读

不久前,随着第四季度财报的公布,Facebook 的股价应声暴跌 26%,市值蒸发 2400 亿美元(约合 1.5 万亿人民币),创下了美国历史上市公司最大跌幅纪录。虽然 Facebook 依然非常能赚钱,Q4 的营收同比增加了 20%,但

 


不久前,随着第四季度财报的公布,Facebook 的股价应声暴跌 26%,市值蒸发 2400 亿美元(约合 1.5 万亿人民币),创下了美国历史上市公司最大跌幅纪录。



虽然 Facebook 依然非常能赚钱,Q4 的营收同比增加了 20%,但显然投资人对于 Facebook 的未来缺乏信心。这种不看好,来源于用户增长的匮乏、苹果隐私政策的冲击和目前还十分模糊的元宇宙。某种程度上,当 Facebook 探索出「以数据为核心的定向广告」这种商业模式、在全球大杀四方时,就已经注定了今日的局面。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长期观察者,本·汤普森(Ben Thompson)以 Facebook 的核心业务——数字广告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2022 年数字广告市场的版图,包括这个行业一直以来的主导者:Facebook、谷歌、亚马逊,以及最大的黑马:苹果。



直接响应和漏斗模型的坍塌



时间推回到 2015 年,本·汤普森曾经做出预测——数字广告市场已经尘埃落定,谷歌和 Facebook 赢了:



其中 6 家公司(谷歌、Facebook、雅虎、Twitter、领英和 Yelp)较 2014 年 增长了 19%。尽管后四家公司的总体增长率下降了 53%,但谷歌和 Facebook 的增长率加起来超过了 31%。



这有其道理,因为广告行业就是个零和游戏。从印刷品、广播、电视到数字化的长期转变,使得这些数字广告公司得以崛起。而数字化,就是「聚合理论」的最佳体现。赢家通吃是该理论的关键,Facebook 和谷歌的确正在夺走一切。



事实也是如此:雅虎已经式微;领英在那几个月后被微软收购;YELP 和推特的股价在此后几乎翻倍,但与谷歌和 Facebook 相比,它们的收益就相形见绌了:



不过,上图只持续到了 Q4 财报发布之前。以下是 Facebook 的最新收益表:



此前,本描绘了一幅传统营销漏斗的理想图景,以及谷歌和 Facebook 的广告产品体系作用图。



通过漏斗的每一部分,Facebook 帮助商家直接转化了用户:从 Instagram 的视频广告建立认知,通过重新定向(通过对现有用户的行为分析,重新投放匹配更匹配的广告)促进决策,最终通过 Facebook 上的动态产品广告转化(并且,在不久的将来,通过 Messenger 建立直接用户关系,形成忠诚度)。



谷歌也是如此:通过 YouTube 建立认知,通过 DoubleClick 促进决策,通过 AdSense 转换。



互联网广告「漏斗」示意图|stratechery.com



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在传统营销漏斗中,一个用户周期的不同部分,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场景。你可能在电视上看到了广告,在报纸上看到了优惠券,最终在商场买下商品。每一次的曝光都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广告事件,但最终用户会拿起那件商品放到购物车里。



然而,在互联网上,这个过程被越来越多地压缩成一个单一事件:你在 Instagram 上看到一个广告,你点击它来查找更多信息;然后你登陆线上商店,几天后快递就出现在了你家门口。



对非实体的 App 来说,这种循环甚至更加紧凑:你看到一个广告,点击安装,几秒钟之后你就在玩某个游戏了。当然,中间也可能发生重定向(retargeting)或者资料收集这样的事情。但是大规模的互联网广告,尤其是 Facebook,几乎都是直接响应。



直接响应,就可以形成一种极具弹性的商业模式。



百货业之父约翰·沃纳梅克 (John Wanamaker) 有一句名言:「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也因此,传统广告业更多是一门规模的生意,所有公司都希望接触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所有公司都希望从规模中获益,因为他们无法精准定位,谁会为他们的广告买单。



情况在数字时代改变了,直接响应广告 ROI(投资回报比)的可量化程度要比传统广告高得多。通过追踪用户行为,广告商可以直接把钱花在特定的客户或者交易价值上。而这就是 Facebook 最擅长的事。



但 Facebook 的问题在于——苹果。



(2020 年,苹果 iOS 14.5 更新明确让广告商「编号」用户手机的过程从默认变为必须经过用户许可,而调研发现全球只有 20%-30% 用户同意授权。)



后者的隐私政策 ATT(应用跟踪透明度)政策切断了电子商务销售商、App 开发者和 Facebook 间的联系,而 Facebook 正是通过这种联系实现了高 ROI。



虽然 Facebook 比其它任何公司都更有能力建立一个替代品,但重要的是,数据追踪已经变得不可见。这种从确定性到非确定性的改变,给定向广告带来了永久的伤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guanggaoj.com/news/show-6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37800832@qq.com。
 

重庆新长图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8989号-3公网安备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4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