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3000家门店销声匿迹,靠卖中餐艰难自救:昔日“咖啡大王”,为何沦落至此?

   2023-02-27 640
导读

在西式情调的咖啡馆里,吃着湖南小炒肉和毛血旺是种什么体验?这样看似“离谱”的组合,正出现在主打高大上的“上岛咖啡”身上。曾几何时,上岛咖啡是城市小资和商务人士最青睐的消费场所之一,更是无数小镇青年心中

在西式情调的咖啡馆里,吃着湖南小炒肉和毛血旺是种什么体验?

 

这样看似“离谱”的组合,正出现在主打高大上的“上岛咖啡”身上。曾几何时,上岛咖啡是城市小资和商务人士最青睐的消费场所之一,更是无数小镇青年心中的“白月光”,甚至构成了一代人对“上流社会”的最初印象。


2.jpg

 

上岛咖啡在大陆市场风靡的时候,星巴克和COSTA咖啡还未成气候,只能算作小弟。巅峰时期,上岛咖啡在全国开出3000多家店,比同期麦当劳、肯德基的连锁店数量还要多,足见上岛咖啡受欢迎的程度。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上岛咖啡,早已褪去一身光环。战略的连连失误,股东间的“狗血”内斗,将上岛咖啡瓦解的四分五裂,3000家门店迅速崩盘,江湖渐远。

 

为了活下去,再传出消息的上岛咖啡,已变成了卖中餐的平民化食堂。昔日高不可攀的门脸里,换成了大排档的灵魂,从木桶饭到大锅菜,从中式小炒到韩式火锅,其SKU竟然达到了600+,基本上除了咖啡什么都卖。


3.jpg

 

更有意思的是,不同的上岛咖啡门店在卖的产品并不统一。有的卖的是疙瘩汤、麻辣烫,有的卖的却是芥末鸭掌、臭鳜鱼,花活整的各有千秋。

 

从城市里最神秘的贵价咖啡店,到卖盖饭拌面的小吃部,心理落差不亚于从山大王沦为小喽啰,但在弱肉强食的商业法则里,这大概也是无奈下的“顺势而为”。

 

那么问题来了,由炙手可热到无人问津,上岛咖啡究竟是怎么沦落到这步田地的?



02
狗血内斗两败俱伤
问题爆发江河日下



2005年,杭州上岛状告上海上岛商标侵权,彻底将“内斗”丑闻从台下摆到了明面上。

 

前面已经说过,上岛咖啡是合伙制生意,上岛咖啡越能赚钱,股东之间关于利益分配的矛盾就越多。2000年时,由于意见不合等原因,股东之间决定“分家”,陈文敏分到了浙江、安徽等地,而游昌胜和其他股东,则在上海成立了“上海上岛”。


6.jpg

 

因为有着实操连锁店的经验,陈文敏迅速打开了杭州市场,短短2年时间,就开出了200多家的分店。且比起上海上岛,陈文敏的加盟费更低,加盟商自然倒戈相向,眼看对方生意越做越大,游昌胜坐不住了。

 

为了打击陈文敏,游昌胜不仅曝出杭州上岛造假,还以侵权为由,挨家投诉杭州加盟商,种种风波之下,杭州上岛损失连连。不甘坐以待毙的陈文敏,干脆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撤销“上岛商标”,企图让上海上岛的加盟商打乱阵脚,自己则置身事外隔岸观火。

 

之后便是漫长的拉锯战,双方因为“上岛”商标的事情你来我往,纠缠不休。上海上岛指出杭州上岛侵犯了自己的商标权,而陈文敏则反告游昌胜侵犯了自身的著作权与使用权,两人之间几乎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

 

最终的结果是,上海上岛失去了商标使用权,大批上海上岛咖啡加盟店倒闭,充值的会员卡无法消费,而其他加盟店又不认倒闭加盟店的会员卡,上岛咖啡的口碑一落千丈。


7.jpg

 

陈文敏看似获得了胜利,但因为疲于应诉,导致管理上的漏洞越来越多,加盟模式也饱受业内外诟病。简单来说,上岛咖啡的加盟模式,有点类似于南极人的“挂牌”操作。

 

缴纳完加盟费后,加盟商就可以自由开店了,对于加盟商的资质和考察,上岛咖啡一概不管,既没有技术支持,也没有员工服务指导,说白了就是无标准化的加盟体系,加盟商除了一块上岛咖啡的招牌,什么都只能摸石头过河。

 

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不同的上岛咖啡加盟店,装修和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各自为政。甚至有些门店为了提高利润,暗自偷工减料,卫生状况堪忧,极大地影响了消费体验。

 

辽宁卫视曾经曝光,有顾客在上岛咖啡内点了售价98元的人参乌龙茶,觉得茶水味道差,向店员反映时,店员却讥诮地表示:“这是为经济困难者准备”。放任式的加盟,其背后的隐患显而易见。


8.jpg

 

为了提升客价,上岛咖啡又加入了西式简餐,这本是一种新尝试,但后来餐食的比例不断增大,不再是之前情调和商务感的标杆,而是成了大杂烩,咖啡沦为配角,上岛咖啡的市场定位面目全非。

 

雪上加霜的是,在上岛咖啡内讧之际,星巴克等对手品牌不断攻城略地,上岛咖啡逐渐边缘化,3000家门店好似集体销声匿迹,渐渐泯然于众人。

 

在2020年中国现磨咖啡品牌市场份额占比数据中,上岛咖啡所占比重仅有1.4%,而星巴克则是36.4%,两者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反转。

 

明明拿着一手王炸好牌,上岛咖啡却输得一败涂地。



<section data-wxsrc="https://mmbiz.qlogo.cn/mmbiz_gif/v4vz52CcB12rYMRZTSTXbj05WN9Jl8VlKGW9cP1ZDhLic4IvELYiaB7mAIbYDxg9P6oXbOzygGt9dia5HibqMicTLCQ/0" src="https://pic.newrank.cn/mmbiz_gif/AM4HHicPCuM0R8OBUZnaXzH10h0ibViaOrrUxqNsJxNReIUUJgeTdVBuPbJRc4BpEPonKicR9fCFNcpHKu1EXicb3Og/640?wx_fmt=gif" wx_fmt="gif" );"="" background-size:="" background-repeat:="" style="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width: 45px; height: 45px; background-image: url("");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03
靠卖中餐艰难自救
落差之大令人嘘唏



悔之晚矣的上岛咖啡,并不是没想过挽回,然而,咖啡赛道的天早就变了。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制咖啡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整个咖啡市场正在进行高速扩容。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消费者突破3亿人次。同时,中国咖啡规模预计将以27.2%的增长率上升,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9.jpg

▲图/艾媒咨询

 

庞大的市场,自然滋生了大量入局者。超过星巴克门店数量的瑞幸、一路绿灯且要上市的Tinmes、已实现千店连锁的平价下沉之王“幸运咖”……各路玩家虎视眈眈,都在使劲浑身解数,抢食更多的市场份额。

 

更有无数资本跨界来袭。中国邮政推出“邮局咖啡”,茶颜悦色推出“鸯央咖啡”,喜茶投资了精品咖啡品牌Seesaw,竞争越发白热化。

 

沉浮之间,改卖中餐成了上岛咖啡最后的倔强。事实上,早在2015年时,大部分上岛咖啡在经历重新洗牌,脱离总部管控后,纷纷选择上新中餐,无论是肥肠面、小龙虾,还是泡菜锅、开胃鱼,都能在上岛咖啡的门店里找到。

 

一些店面已然全面放弃了“贵价咖啡店”这层遮羞布。比如四川凉山的上岛咖啡,就把“美味中餐”的字样加在了招牌上,反倒是原来的“精品西餐”,被挡在了不起眼的拐角。


10.jpg

 

如果按照地域去搜索各个城市的上岛咖啡,会发现一件特别好笑的事情——江西的上岛咖啡,菜单打开可以说是辣椒开会;鞍山的小食拼盘中,居然有烤串混在炸虾和薯条之间;云南的上岛咖啡,酸辣口味的“泰式小火锅”始终处于C位。


11.jpg

▲大连上岛卖的芸豆蚬子面,真·当地人才会吃

 

各地加盟商还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做了调整。北上广一线城市的上岛咖啡,主要面向30-40岁的消费者,门店布置和菜品相对来说更偏休闲简约。

 

而下沉市场的上岛咖啡则非常多元化,门店画风基本就是慢节奏小城安逸生活的写照。店内曾经为了方便商务人士谈事的卡座、包间,改头换面成了棋牌室、游戏厅,买套餐可以连吃带玩一下午。


12.jpg

 

格调下来后,上岛咖啡还真在“歧路”上获得了一线生机。“本土化”的操作让上岛咖啡成功地活了下来,消费者的反馈也是正面居多。


13.jpg

 

但咖啡品牌用中餐创造新的赢利点,也并非“坦途”。中餐品类比咖啡内容丰富的多,相应地,各方面的要求也更多,把中餐设为长期提供的产品,挑战只会与日俱增,上岛咖啡能不能有翻身之日,还不好轻下结论。

 

熟悉的欧式Logo和黄色字体,恍惚之间,还是能够勾起消费者们记忆深处的悸动,但经久不散的油烟味道,又足以将人一秒拉回现实。

 

倘若上岛咖啡能够持续专注品牌自身,严格规定连锁加盟制度,股东之间的分权分利再规范些,或许时至今日,上岛咖啡还是巨头般的存在。

 

可惜,一切早已无法重来。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guanggaoj.com/news/show-266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37800832@qq.com。
 

重庆新长图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8989号-3公网安备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4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