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集团作为擦边界的常青树,设计界的泥石流,高饱和撞色拼接流派的开创者,一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但是椰树早期的风格并非如此出格,包装走的是黄绿黑白配色的高雅风,通体黑色为主,除了“天然椰子汁”,其他字都比较小。
椰树还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来拍摄广告,接近一分钟的时长颇有种微电影的既视感。广告也是拍的文艺范十足,从故事到配乐,从取景到运镜,时不时的再来些黑白转场,要说这是王家卫的早期作品我都信!
即便放到现在,这条广告也不过时。说是超前审美也不过誉吧?但是“椰”式美学并不会裹足不前,椰树的超前审美远超你的想象。
——||01||——
“椰”式美学
真正的“椰”式美学还要属前阵子的招聘启事,不仅喜提微博热搜,还吸引了上百家媒体的讨论和转发,阅读次数更是超2亿。
而这一则招聘启事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使用,从设计到文案几乎没有变化,大有一张美工图用一辈子的架势,果然椰树“押题”从来不失误。
无论是网友还是媒体,都纷纷在评论区表示出了亲切友好的态度:“依然是熟悉的街边电线杆广告画风”“你这广告打得像个骗子” “招不招聘的先不说,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这么“优秀”的设计难怪网友会揣测,对椰树来说,或许招人是次要的,不花钱就做个广告上热搜,才最重要。
而短短一周后推出的3·8妇女节海报更是继承了传统艺能,再次祭出了教科书式的“椰”式美学。
这一风格不单单体现在产品上,同时也延伸到了椰树的方方面面,椰树集团的办公大楼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显然,事实证明这种设计语言是多么的“靠谱”。
“椰”式美学在如今也有了一种新的命名,就是“新丑风”,这种似土非土的设计,也影响了一些设计师,比如日本设计师高田唯可能就是受到了椰树的影响,其设计风格突然转向,开始大量使用高饱和色彩,无视字距字号,素材随意拼接的设计,并以此设计成功出圈。
高田唯更是对椰树的包装咋不绝口,称其是“了不起的设计”。
除此之外,还有斯洛文尼亚的设计师Nejc Prah,凭借“新丑风”的设计,在2015年成为Tokyo TDC Annual Awards史上最年轻的大奖获得者之一。
Nejc Prah与其获奖作品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美工出身的王光兴竟然用word就走在了时尚的前沿。同时,椰树的包装设计甚至还形成了一个模板,引得商家争相模仿。
椰树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宣传指向性,只要是椰树的广告,再正经的大家也会觉得不正经。在广告界,唯一能和椰树匹敌的恐怕只有杜蕾斯了。
——||02||——
从不“出圈”
讨论椰树是否出圈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他根本就不在圈内。
随着2006年椰树集团完成改制,由国有转为民营,国内形成了西唯怡,东银鹭、北露露、南椰树的格局,销售压力可想而知。
王光兴认为,让消费者最快速、方便地接收产品信息才是广告真正的意义。
做广告时,产品要有特写,配音要清晰,字幕要足够大;做包装时,色彩要鲜艳,字号要大,关键信息要明确。
也就是这一年,椰树彻底放飞自我,“椰”式美学开始崭露头角。
当年,椰树集团靠着“性感演绎”打响了品牌新定位的第一枪,出格的广告镜头,搭配“白白嫩嫩、曲线动人”的广告词,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自此,椰树在擦边营销之路上开始狂飙。
2009年,海口市公交车上出现了印有“木瓜饱满我丰满”“怕不行,喝椰树石榴汁”“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石榴汁”等一系列的广告,遭到举报后,工商部门随即给椰树开出了1000元的罚单。 2016年,椰树集团再接再厉,又推出了“胸模瓶”矿泉水,包装瓶身为女性形体,在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也死不改口,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展示女性美,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2017年,椰树集团又宣称“椰汁中可促进少女发育”,被认为涉嫌低俗营销。 2019年,椰树集团再次因为“我从小喝到大”“椰汁擦乳能丰胸”等广告语,涉嫌虚假宣传被罚20万。 2021年,椰树则把大胆发言用在了招聘上,宣称“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又拿到了一个40万的罚单。 2022年,国庆节期间的抖音直播带货,四位女主播手持椰树产品开始热舞,一边展示身材,一边宣传产品,可能是平台方联想到椰树前些年的擦边球“手笔”,直播屡次被掐断。
同时,椰树的执着也超乎你的想象,“我从小喝到大” 涉嫌虚假宣传被罚后,随后又推出了后续广告,其广告词也变成了:“上小学妈妈叫我喝,上中学我自己喝,上大学我天天喝,白白嫩嫩,我从小喝到大”,这样的狡辩能力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