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一个企业最硬的“软”实力,也是一个行业、区域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制造业大省、市场强省的浙江以及具有“四千精神”的浙商来说,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对商贸繁荣和消费促进意义深远。
5月10日,第七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和浙商大创业园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品牌日’浙商品牌营销创新论坛”在杭州浙商大创业园如期进行。来自浙江学术界、企业界、传媒界的专家学者及优秀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围绕经济新格局下浙商品牌营销与传播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由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主持。
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浙商崛起是浙江成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强省”的显明标识,浙商奋斗的历程,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家为塑造企业品牌所做的不懈努力。新时代浙商应传承 “四千精神”,努力在“创牌、定标、创新、智造”上实现新突破,让企业为创新商业文明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供浙江探索,贡献浙江智慧和浙江力量。
论坛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王小毅教授分享了他对数字化经济背景下浙商品牌营销创新的研究和思考,他认为,品牌增长本质是结构,品牌数字化是根本出路,人工智能驱动营销变革,数字品牌要求具备新的营销能力。数智时代,浙商需要在消费、供应链及传播和渠道三个结构的巨大变化中寻找新机会,推进浙商品牌的发展和成长。
浙江财经大学王建明教授向与会者系统介绍了品牌绿色营销的框架体系、典型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从价值视角重塑绿色营销格局体系,提出了 “绿色形象定位是品牌年轻化的全新打法。”“营销渠道的简洁、通常、高效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精准化(而不是多余)的绿色传播才是真正的绿色传播”等重要观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蔡丹红教授在“智者之战:公司战略品牌营销体系构建”的主题演讲中定义品牌营销为价值创造模式,她认为,公司需要以战略品牌思维来构建品牌化价值体系,让品牌成为公司的母战略,规划所有职能战略的展开,营销成为品牌的核心,围绕公司品牌定位战略形成闭环,以此成功创建企业品牌。
众信品牌管理机构创始人黄海南博士表示,在媒体碎片化、品牌注意力的转移,Z世代新消费人群形成的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和品牌传播,已经从追逐流量或声量,逐渐向提升品牌美誉度,讲好品牌故事、品牌年轻化转变,浸入场景、建立关系和输出内容成为品牌传播的核心,企业应不断创新品牌传播路径,把服务做到客户心里(营),才有可能将产品卖到他手里(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