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志刚
今年的618,显得尤为重要。
京东徐雷卸任,阿里巴巴分拆之后,猫狗拼之间的百亿补贴大战进入关键阶段。抖音快手方面,左手大举杀入本地生活赛道,右手百亿资金扶持商家,大家放在电商牌桌上的筹码明显更多了。
百亿补贴激战正酣,内容电商势头正盛,反倒是社交电商的存在感更弱了。
618前夕,电商平台梦饷科技宣布推出“上亿补贴”,启动618大促活动,从5月26日启动,到6月18日,推出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
相比“猫狗拼”的618补贴大战,梦饷科技的“补贴”像是一场无声的呐喊,向行业宣告2023年的618社交电商仍在。
然而,“上亿补贴”对比“百亿补贴”,规模和声量都太弱了,当市场把目光都聚焦到了李佳琪和直播电商身上,就连最关注行业的投资者,也未必能注意到这么一家电商平台,在电商行业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电商行业瞬息万变,三年之后,曾历经资本云集、监管风暴、会员制转型的社交电商,如今萎靡更甚。
挺过了监管,熬过了直播,社交电商走终点?
社交电商的高光时刻在2019年。
云集正式赴美上市点燃了社交电商行业的资本之火,当年,有品有鱼、花生日记、贝店…… 一众社交电商平台摩拳擦掌。同年9月,京东推出京喜品牌,发力社交电商,次年3月,淘宝推出特价版。
总之,现在的短视频直播有多火,当年的社交电商就有多火。
社交电商能火,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微信流量比电商流量便宜,微信的体量太大,自己又不愿意下场做电商,给了云集、贝店、爱库存(饷店)等第三方平台机会。
当时社交电商的核心其实不是商品,而是关系。社交电商的核心是社交信任,平台用社交信任来拉高转化率,于是一些分销平台开始出现,返利的诱惑下,不少平台增长迅猛。
社交电商野蛮生长的火着的很快,灭得也很快。
在经过一轮监管之后,一些做三级分销的平台纷纷转型。而行业规范化之后,增长明显更难了。
以当时云集的情况来看,没有补贴和高额返点的情况下,增速骤降,2019年营收还有116亿,2020年就下降到了55亿。
换言之,社交电商行业的玩家们需要找到一条新路,而这条路就是私域运营与直播。
环球捕手、云集们走过的路,冷静不想让再走一遍。于是在2020年爱库存开始了大规模转型。
这一年,爱库存品牌升级为梦饷集团,旗下涵盖饷店、爱库存等业务。其次,结合当时火爆的直播带货,梦饷打造出“鱼群电商”的概念,希望通过大量的饷店店主,打开电商增长。
“相对于中心化电商,流量汇聚到平台,平台去做流量的分发,社群电商是去中心化的电商,在私域流量内对商品的推荐分销,是线上销售渠道的一个有机补充体。”2021年,冷静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时表示。
转型的想法是好的,但当时的冷静和爱库存可能没想明白一件事,私域运营与直播为什么能做起来?
从当时的转型来看,当时转型的思考可能是从供应链和分发两个维度去考虑的。
首先,把爱库存独立成供应链业务,在组织架构上会更清晰,能够更好地去为商品分发做支撑。
其次,当时打出“鱼群电商”的概念,可以看出冷静是想要走出一条不同于李嘉琪、薇娅的道路。
一来,饷店“庙小留不住大佛”,签约一个影响力足够大的主播没有资源也不现实。二来,之前靠社群分发以及分销积累起来的平台生态不能丢。
饷店最大资源其实就是数量众多的店主,因为对之前做社交关系的饷店来说,店主其实就是最容易变现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