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0月27日讯(记者 段思琦)“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误导患者对治疗方案和就医时机的选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市场监管总局将“严厉打击‘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作为2023民生领域执法“铁拳”行动的重点,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批案件。现将部分典型案件公布如下:
一、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发布涉疫虚假广告案
2023年4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20万元。
2023年1月20日,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现场检查发现,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通过电梯间广告牌,发布AOE空气消毒机广告,广告内容涉嫌虚假。经查,2023年1月至2月,当事人发布的涉案广告标有“怕阳!怕再阳!就用AOE空气消毒机”“主动杀灭空气中99.99%的新冠病毒”等内容。广告宣传的AOE牌空气消毒机共有3种型号(Y-SP1201、Y-SP1202、Y-SB9101)。均未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做整机对空气中新冠病毒(SARS-CoV-2)杀灭效果的模拟现场试验。当事人提供的检测报告称“Y-SP1201”型号机器能杀灭空气中“冠状病毒(Hcov-229E)”,无法确定其对空气中新冠病毒(SARS-CoV-2)的杀灭效果。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当前,市场上有关消毒产品的广告宣传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虚假不实,误导消费者购买使用,造成市场乱象。本案的查处,对相关违法行为起到震慑警示作用,进一步规范了经营者的行为,维护了消毒产品的市场秩序,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卫宁沄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
2023年8月7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卫宁沄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保健食品广告中宣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10万元。
2023年3月28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卫宁沄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涉嫌违法。经查,自2019年2月19日至2023年3月28日,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发布“阴阳双补,人间‘仙草’为何这么灵?央视频道这么说”广告,内容含有“董博士牌三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对肝癌、胃癌、肺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前列腺癌、脑癌、淋巴癌等癌症有独到作用……扶正固本、补肾强身、免疫强化、全面调理、防病治病”等。自2018年11月23日至2023年3月28日,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发布“女星们的保养秘诀在这里”广告,内容包括“桃花姬牌阿胶核桃糕调经安胎……养生堂牌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可以使得女性的雌激素浓度提高,起到预防流产的作用”等。上述广告涉及的董博士牌三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桃花姬牌阿胶核桃糕、养生堂牌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均属于保健食品,却声称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本案中,不良商家为了扩大营销,在广告中假借“央视频道、女星们”等名义骗取目标人群的信任,将保健食品包装成“灵丹妙药”,宣传远超产品保健功能效果,并大肆渲染疗效,混淆了药品与保健食品的功能,消费者稍不留意就掉入“神医”“神药”虚假陷阱,应依法予以惩处。
三、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查处苏州同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案
2023年8月16日,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苏州同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以及在普通食品广告中宣称保健和疾病治疗功效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20万元。
2022年11月14日,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在广告监测中发现,苏州同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某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时宣传“支持心脏健康”“守护血糖健康”“肺动能片”等内容,涉嫌发布虚假广告。经查,当事人销售的是普通商品,未能提供上述宣传的相应依据。调查还发现,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当事人在某电商平台通过跨境电商方式销售女性子宫卵巢养护精华、辅酶Q10、HVP水解蛋白铬螯合物、肺健康、褪黑素、精氨酸、白藜芦醇等7款商品,相关食品均未在国内进行保健食品注册或者备案,是普通商品,当事人却宣称其有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等作用,并突出宣传“提升‘精’力”“‘精’力旺盛”等。同时,当事人对宣称的“调整月经、远离心悸、调整血糖、清理肺片、美白、全网累计销售50万+瓶”等内容,也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本案中,当事人通过跨境电商方式销售普通食品,明知不具备相关保健食品功能、疾病治疗功效,却将相关违法用语嵌在图片中,企图绕过监管部门的打击,在宣传中突出产品某个成分功能,使用夸大、暗示的方法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市场监管部门及时进行查处,对于防范欺骗、诱导消费具有一定教育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