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相投放高铁、机场广告,是新能源产业一场无法回避的营销竞赛。
如果留心,不难发现,今年以来,在高铁、机场等交通枢纽,密集出现了一批新能源企业的广告,涉及组件、逆变器、电池、储能等。
其中,既有老牌巨头,也有新锐企业。据新能源产业家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华为智能光伏、通威股份、奇点能源、开勒股份、海辰储能、采日能源、一道新能源、创维光伏、东方日升、天能、尚德电力、远东股份、兴储世纪等十多家新能源企业先后投放广告。
数据来源:新能源产业家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仿佛拉开了一个新的序幕。路铁传媒营销总监林大鹏对笔者透露,明显感觉到,与去年、今年相比,企业针对明年的投放需求和意愿都有大幅提升。特别是头部企业,投放规模将会进一步加大。“未来,新能源企业的广告投放有望常态化。”
时近年底,各大企业开始规划明年预算。这段时间,其所在团队四处出差,大量地与新能源企业接洽沟通。
作为偏B端的垂直行业,新能源争先恐后地将自身的品牌推向大众的视野,来自多重因素的共振。
首先是,能源转型的路径正在发生变化,由集中式大规模电站,向涵盖“源网荷储”的分布式能源迈进。涉及千行百业的工商业场景成为新能源企业争食的蛋糕。
同时,近两年来,新能源产业急速膨胀,行业高度内卷。投放广告,巨头可以加高品牌壁垒,新锐则希望借此出位。
争相投放高铁、机场广告,是新能源产业一场无法回避的营销竞赛。
01、广告营销骤然升温
新能源企业投放高铁及交通枢纽广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但今年格外密集。
早在2018年,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协鑫集团的先后冠名高铁列车,算是光伏行业试水高铁广告的先头部队。
2021年,隆基、晶科、晶澳等位列全球前五的组件厂商也冠名了高铁列车或投放机场广告。
今年,光伏行业的广告投放更加密集,而其他新能源领域巨头及新秀的加入,让新能源产业的广告营销更加热闹,引发广泛关注。
宁德时代、华为智能光伏等巨头先后下场,进行了大手笔投放。
9月,作为宁德时代的王牌新品,神行超充电池广告先后覆盖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福州长乐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