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预制菜’引争议,后因‘价格刺客’上热搜,和府捞面的网红之路,似乎并不太好走?
同城同面不同价?
4月22日,有北京消费者在青蜂侠·青年守护平台投诉和府捞面“价格刺客”,称点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不同门店价格却不同,三里屯SOHO门店吃草本酸辣肥牛面,价格为29元;而在望京华彩新店吃的价格为36元,此外,和府捞面的不同门店多款产品价格均存在差异,消息曝光后,引多方关注;
4月24日,该名消费者的投诉经权威官方媒体“青蜂侠Bee”(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网旗下短视频新闻栏目)报道后,多个媒体亦进行了跟进报道;
同日,#和府捞面被指同面不同价背刺打工人#、#和府捞面回应同城门店差价20%#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很多大V和普通网友都纷纷发起吐槽,至此,和府捞面‘价格争议’舆情彻底引爆;
针对有关同城同面不同价的质疑声浪,据青蜂侠Bee、北京商报和界面新闻等媒体的综合报道,和府捞面回应称“公司根据不同门店开业时间、装修标准及服务品质将全国门店划分为A、B、C三类,不同等级门店在定价上存在差异,A类门店出餐快得多,店里的气氛指定不一样……”
在笔者看来,和府捞面关于同面不同价的回应大方向上倒没毛病,毕竟你像很多知名餐饮品牌高铁或机场的餐厅,就是会比常规商业街区的要贵不少,毕竟机场商业区的租金和运营成本显高于普通商业街区,不过,值得商榷的点在于:
人们去机场餐厅消费前已经有了贵的心理准备,但是人们在同城不同的和府捞面店(非机场高铁商业区域)消费时,是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大多是结账时才反映过来,这或者才是消费者投诉的一个诱因,如果和府捞面能在门店醒目位置做一个价格提示,兴许会避免此类客诉;
另外,针对官媒报道中提及的“有消费者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吐槽和府捞面后,被人以‘和府捞面’官方的口吻举报下架,称该视频‘误导群众,造谣我司门店,煽动对立情绪,严重侵犯我司名誉权’。随后有自称和府捞面员联系到该消费者……”
截至本文发稿前,和府捞面官方并未对‘举报消费者’、‘转账1000元’、‘提供礼品卡’等进行回应,消费者所言是否代表了100%的真相?一时成谜;
此次的舆论危机,对和府捞面的业绩会否造成实质影响?
逆周期的新解法
连互联网科技巨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直言“我干过餐厅,深知餐饮行业的不易”足见餐饮行业竞争有多激烈,不夸张地讲,能存活下来并活得滋润的,有一算一,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和府捞面,恰是其中之一!
据公开报道,2024年,和府捞面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但仍然创造了25亿元的总营收并实现盈利,在餐饮行业的下行周期,这样的逆势增长案例,堪称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和府捞面上一次陷入公众质疑,还是去年3月 、5月相继被媒体报道出“含预制菜”、“科技与狠活”事件;
彼时和府捞面似乎同样未进行正面回应,不过却通过一系列实际动作,向外界传递出和府捞面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和价格体系及食材供应优化的决心:
据公开报道,和府捞面通过引入有机、绿色食材并降低菜品的售价等举措成功引吸了一部分客户回流,甚至因为降价“太狠”,反而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误解;
和府捞面降价一度引网友“误解”
与此同时,和府捞面还开启了中央厨房透明化进程,并全网公开其主动拍摄的中央厨房菜品生产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