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界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从“布鞋首富”到“坑娃爹”,娃哈哈品牌今后咋办?

   2025-07-21 600
导读

一、“家族企业”为何更易“人设崩塌”?与现代科技企业相比,娃哈哈这一类民营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强创始人驱动、家族治理结构。这在过去确实带来了高效率和快速决策,但在传承节点,却暴露出巨大的脆弱性。我们

一、“家族企业”为何更易“人设崩塌”?



与现代科技企业相比,娃哈哈这一类民营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强创始人驱动、家族治理结构。这在过去确实带来了高效率和快速决策,但在传承节点,却暴露出巨大的脆弱性。


我们回顾腾讯、华为、小米、阿里等中国科技巨头的治理结构,不难发现它们普遍采用合伙人制或股权分散策略,创始人宗庆后几乎成为了娃哈哈的全部象征,他的个人声望构成了企业信任的重要基石。


比如华为曾经采用的“轮值CEO制度”加上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规避了“创始人即一切”的依赖,也在任正非卸任后实现了企业连续运营。反观娃哈哈,宗庆后以29.4%的个人股份牢牢掌控话语权(实际控制了53.4%的表决权),而今在其身后,这种‘治理现代化不足与人设过度绑定’的状况,导致创始人一旦遭遇争议或离世,企业便可能丧失战略导向,引发外部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对其未来前景的担忧,进而影响品牌扩张、融资上市等战略规划的实施。


这种“治理现代化程度低+人设绑定过重”的组合,使得一旦创始人陷入争议或离世,企业就容易失去战略重心,外部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对其发展前景产生疑虑,品牌扩张、融资上市等计划也将被打折。








二、争产风波下,品牌形象快“脱钩”了?



宗庆后争产事件不仅冲击了公司股权结构,更引发了公众情绪上的撕裂。娃哈哈从一个民族品牌、国民情怀的代表,变成了公众“吃瓜”与舆论审判的对象。

近年来,娃哈哈本身的品牌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品牌老化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除了推出娃哈哈纯净水、打造“小时候喝的AD钙奶长大了”新形象以及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与年轻人对话等营销动作,在新消费语境中少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而今,伴随“家丑外扬”的遗产风波,受众对娃哈哈的好感值正在快速下滑。


更关键的是,这一争议发生在“品牌祛魅”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迷信企业家的光环以及品牌“祛魅”风潮下。一旦企业出现道德争议,尤其是涉及亲情、金钱、私生活等“底线话题”,消费者会本能地产生距离感。与此同时,娃哈哈在此次遗产争议中的危机公关表现,也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情绪。娃哈哈采取了“切割+沉默”策略,试图将家族纠纷与企业运营明确区隔。然而,在社交媒体舆论的浪潮中,这种策略显得过于保守,缺乏灵活性、缺乏回应、缺乏细节、缺乏共识,让娃哈哈失去了应对危机的主动权。





产品再好,若舆论环境失控,也难免品牌价值受损。如今的娃哈哈不仅要面对品牌乃情感认同之延伸,一旦这份共鸣被道德瑕疵所玷污,即便产品依旧,消费者的偏好也可能悄然改变。



三、娃哈哈如何脱险?



面对愈演愈烈的争产风波,“等舆论过去”恐怕遥遥无期。要想娃哈哈真正“脱险”,仅靠封口沉默远远不够,必须从企业治理结构与品牌战略路径两方面同步展开深度重构。


首先,在治理层面,娃哈哈必须尽快完成对外的信号重塑。公众与市场不关心谁继承了股份,而关心谁能够代表品牌、延续价值、稳定经营。无论家族如何分配遗产,公司必须对外释放“治理有序、权责清晰、战略稳定”的信号。一个稳定的治理结构,本身就是对外界最有力的信心支撑。


更关键的是,娃哈哈需要痛下决心“解绑宗庆后IP”。曾经,“布鞋首富”的形象是娃哈哈品牌人格的基座,但正因如此,当创始人形象崩塌,品牌信任也随之动摇。这种高度依赖创始人人设的做法,是家族企业的通病:创始人既是品牌的化身,也是品牌脆弱性的源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成熟企业的品牌运作方式。比如苹果公司,虽有乔布斯的精神光环,但其品牌早已脱离单一人物崇拜,构建了完整的产品价值体系和用户文化生态;又如国际上的消费品巨头,经历多轮CEO更迭、创始人退场,品牌依旧稳定发展,靠的是其强大的组织制度、品牌逻辑与文化系统,而非单一创始人形象。


因此,娃哈哈的转型必须走向系统化运作: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品牌人格系统”,而不是依附于一个人的故事。这一品牌人格,应当植根于产品特质、用户共鸣、社会责任感与美学表达,而非创始人节俭奋斗的旧叙事。


在这个基础上,娃哈哈还必须着力重建其品牌文化生态。品牌文化不只是广告口号和情怀包装,而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关系的积累,是一种可自我演化、自我修复的品牌生命体。品牌生态健康,才能抵御风波,塑造免疫力。


最后是用户粘性的再构建。快消品竞争激烈,用户选择背后其实是信任与认同的投票。品牌要想在风波后重获用户的情感归属感,必须转向真正的“用户中心”——更多以消费者参与共创的方式运营内容、产品与服务,比如推动“娃哈哈+年轻人共创计划”、“品牌透明工厂参观计划”、“娃哈哈校园联名计划”等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品牌计划,使品牌从高台演说者变成社区参与者,从而重建共鸣与认同。


总结来看,娃哈哈当前品牌战略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舆论多热,而在于品牌支撑体系过于依赖创始人单点光环,一旦光环破裂,整个品牌人格、文化生态、用户信任便如骨牌倒塌。唯有构建起独立于个人的系统性品牌价值结构,才能让娃哈哈真正完成“从家族印记到时代企业”的进化,才能在风暴过后迎来第二次品牌生长曲线。





小结:时至今日,娃哈哈的遗产纷争事件,已不仅是一起企业家家族内部的纠纷,更上升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中国民营企业从第一代向第二代传承、接班、延续品牌生命力的教科书级公共事件。它引发了全国专家与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势必会对未来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品牌传承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优化管理体系,重建品牌信誉,才能让这个历经四十载的国民品牌“娃哈哈”,在‘后宗庆后时代’依然屹立不倒,继续书写中国的饮料传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guanggaoj.com/news/show-439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737800832@qq.com。
 

重庆新长图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08989号-3公网安备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4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