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体现了企业对未来增长的预期。传统广告持续多年的不景气,现在也到了互联网行业。今年一季度,阿里客户管理收入(主要是淘宝天猫平台的广告收入)零增长、百度广告收入同比下降 4%、腾讯互联网广告收入下滑近两成。
抖音和快手是这个行业里明显的例外。据多位分析师测算,抖音一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 10%。快手财报则显示一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30%。
两个短视频平台广告收入逆势增长主要因为电商——商家和主播为了在直播中卖掉更多商品,打广告吸引更多人关注账号、看到直播。
快手将这类因为电商业务带来的广告收入称为 " 内循环收入 ",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 80% ——增速大约是快手整体广告业务增速的三倍。
《晚点 LatePost》获悉,今年一季度,抖音、快手均有超 1/3 的广告收入属于所谓 " 内循环收入 "。字节的广告收入因此成为中国第一,而快手广告收入也只比百度少 1/4。
抖音和快手是中国吞噬最多时间的信息传播渠道,现在平均每天有超过 7 亿人打开抖音、超过 3.4 亿人打开快手。各类企业在这两个平台投放广告,宣传自己的品牌价值和产品,期望消费者之后在购物时选择自己的商品。
曾经,淘宝、京东、拼多多都是抖音和快手的客户,一年投放数十亿元广告、吸引消费者下单。当抖音、快手直播电商成长起来,一年卖出上万亿元商品,不仅抢走了原本属于电商平台的订单,也在吸走商家在这些平台的营销费用。
电商业务成功后反而帮助广告业务增长,标志着抖音、快手的商业化能力已经从简单的广告平台成长为信息传递与商品交易的经营平台。
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抖音、快手的扩张,他们正在盯上更多的行业。
字节广告收入突破了增长天花板
抖音的电商广告平台叫 " 巨量千川 "、快手则是 " 磁力金牛 "。品牌和达人在这里投放不同形式的广告来提高直播间人气、积累粉丝,最终卖出更多商品。
假设可口可乐想要在抖音开设企业号直播卖货,可以买开屏广告吸引用户关注;直播前,可以在买信息流广告,让用户手指滑动间刷出预热视频;直播中,让更多人刷到卖货画面。
根据《晚点 LatePost》获得的一份巨量千川官方推广营销通用方案,品牌投入成本后,用户会从单纯的互动到转化为粉丝,进而可能购买商品、最终再次购买,养成在这里购买商品的习惯。品牌除了能看到直播投放广告后的直接 GMV 增长,还能有间接 GMV ——用户当时没下单,但过了几天后产生了购买行为。方案中举例,有日化行业品牌在投放 30 天内,投入产出比提高了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