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广告,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更早地捆绑在一起。
1900年,米其林轮胎公司为了激发人们买车的欲望,进而售卖更多的轮胎,推出了《米其林指南》,一本可以作为旅游手册,又兼具广告意味的指南。
而在今日,汽车与广告的捆绑则更加紧密。
保时捷,与瑞士百年老店伊铁纳(ETERNA)的合作,在手表上已经以专业制表商自居;奔驰,生产过泰迪玩具系列,掀起了一阵风潮;宝马,致力于高尔夫运动,宝马“高尔夫系列”时尚精品应运而生……
车企已经不再是不是单一的企业了,他们正在纵横发展,发展各色各样的衍生品牌。一方面,增加公司的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则是为旗下汽车做广告。毕竟车与奢侈、时尚的品牌,总是显得那么登对。
蔚来,似乎也嗅到了这个商机,旗下的环保时尚品牌BLUE SKY LAB,便是蔚来业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但这样一则关于时装品牌的广告出现在车机屏幕上,尽管都是一个品牌旗下的产品,可还是显得格外突兀和难以接受。
因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衍生品了,车机屏幕广告延伸出了对车企极大的拷问:汽车与广告的边界在哪里?消费者的权益和车企的利益交汇的边界又在哪里?
“冒头”的车载广告引发争议
上周,一位科技博主发文称;“导航界面弹窗广告,让你不用看地图了”,直指蔚来汽车在中控屏植入广告的不端行为。
此番言论一出,舆论迅速发酵,“蔚来汽车被曝导航界面弹广告”也直接登上热搜。
针对车机屏幕弹窗广告这一问题,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近期新创了名为“BLUE SKY LAB”的环保方向时尚品牌。这次的车机屏幕显示的是一个业务通知推送,而不是广告推送,“用户如果感兴趣可以点进详情页观看,如果不感兴趣,那么不点开,也不会对用户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