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淄博烧烤”的爆火,淄博成了时下年轻人打卡拔草的新网红旅游城市,淄博游的火爆程度还导致五一小长假期间淄博的火车票一票难求。小李刷着“淄博烧烤”的短视频垂涎欲滴,但为此专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淄博游,对还是学生的小李来说又着实有点囊中羞涩。
为了能品尝一下淄博烧烤的美味,小李打卡了自己当地人气探店主播推荐的淄博风味烧烤店。但消费后小李却觉该家烧烤店有点名不副实,人气主播极力推荐的美食并不如其描述得那么的美味,甚至还有些品类可以说是差强人意。
这让小李严重怀疑之前网上盛传的该人气主播的探店视频实则都是收了店家的推广服务费而做的宣传,并不是真正的美食测评的传言,可能是真的。
为此,小李对这种打着“探店”、“测评”名义,实则收取了商家服务费后拍摄的推广视频是否属于广告,以及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是否涉及“虚假宣传”、相关执法部门能否对此乱象进行监管产生了疑问。
直播带货的头部主播被“点名”
不仅是探店视频、美妆测评等流量短视频存在虚假宣传及产品质量争议,直播带货的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李佳琪、刘畊宏、罗永浩和辛巴近期被“点名”同样也冲上热搜,主要“点名”原因涉及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价格误导等直播带货中常见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
202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把达人探店、弹出广告、直播带货、产品测评等形式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均纳入法律法规范围进行行政和社会监管,这对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整治互联网交易中出现的种种乱象以及对网购消费者的消费维权都有着积极作用。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互联网广告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对时下各种形式的互联网广告均提出了规范要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互联网广告相关经营主体的法律责任,强化行政监管措施,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作用。
该办法对于时下各种广告形式,提出了规范要求:
该办法对于时下各种广告形式提出了规范要求,例如要求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竞价排名要显著标注“广告”,以便于和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对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弹出广告要确保一键关闭等。